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顯示,2015年臺灣不到1分鐘、平均間隔559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死亡,糖尿病在2015年國人十大死因中高居第5位。

  糖尿病是一種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長期升高的疾病,糖尿病移機併發症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可能引起視覺缺失、腎病、中風和外周血管疾病(可導致肢端壞死)等。

(一)糖尿病的類型

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又叫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主要發生在青少年中,發病急而且症狀比較明顯,主要表現為:頻尿、極度乾渴、極度饑餓、體重減輕、虛弱、疲勞、心情煩躁、噁心、嘔吐等,Ⅰ型糖尿病人由於胰島分泌胰島素不足,因此要通過注射胰島素才能控制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

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90%的人是屬於Ⅱ型糖尿病,即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通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而且與肥胖有關,Ⅱ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雖然不缺乏,但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病人可能通過注射或口服降糖藥來刺激胰島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措施應該是通過飲食和運動來減體重,進而控制血糖濃度。

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區別

種類

Ⅰ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

胰島素依賴型。
青少年發病型糖尿病

非胰島素依賴型。

成人發病型糖尿病

佔總糖尿病發病比率

10%

90%

發病年齡

小於20

大於40

家族史

不明顯

明顯

胰島素分泌

幾乎是零

正常或稍高

治療

必須使用胰島素

必要時使用胰島素

痛症酸中毒

常見

少見

體重

正常或消瘦

通常肥胖

靜息和運動中的血糖控制

  血糖是腦的主要能源物質,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糖濃度都保持在一個適中的水準。當體內血糖濃度下降時,胰島分泌胰高血糖素刺激肝臟釋放更多的葡萄糖,從而使血糖濃度恢復到正常水準。當體內血糖濃度升高時(如進食後),胰島就會分泌胰島素,胰島素與不同組織上的胰島素受體相結合,從而加速機體對糖的吸收或貯存利用,進而使血障蔽度降至正常水準。

(三)運動與胰島素

  基於運動能改變血糖濃度的功效,所以作為糖尿病的一種防治手段。但運動治療糖尿病的前提必須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在控制中,也就是說,患者在運動前通過飲食和藥物使血糖濃度接近正常水準。運動前血糖濃度得到控制的Ⅰ型糖尿病人,在運動其血糖仍可維持在正常水準,因為運動中肝臟釋放出的葡萄糖會被肌肉很快吸收利用。如果在運動前注射太少或太多的胰島索則會引發一些問題。當運動前注射胰島素不足時,運動中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率只會稍微提高,但肝臟釋放葡萄糖水平依然較高,這樣就會導致導致高血糖症,即血液中葡萄糖升高。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運動前注射了過多的胰島素,那麼運動中肌肉對血糖的利用率就會大於肝臟葡萄糖的釋放率,結果導致血糖過低,即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低,這是非常危險的一種情況。這些情況主要會發生在Ⅰ型糖尿病人中。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島素水準通常較為正常或略有升高,這種可能的危險就相對較小。

Ⅰ型糖尿病運動干預

  一直以來,對Ⅰ型糖尿病的治療都是通過胰島素、飲食和運動三者結合的方法。適當的運動對於糖尿病的防治、改善患者生活品質有積極的影響;而不適當的運動不利於糖尿病的治療,甚至加重病情或造成損傷。因此,Ⅰ型糖尿病患者在開始運動計畫前應該進行嚴格的體檢,避免劇烈運動使一些原有的疾病(如視網膜、腎和外周神經炎)加重。

  在Ⅰ型糖尿病人的運動計畫中要特別強調避免發生血糖過低,因此要求患者監測運動前、運動中和運動後的血糖濃度,並根據運動強度、持續時間和自身體適能情況調整糖的攝入量和胰島素的注射量。

  在Ⅰ型糖尿病人的運動處方中還要考慮其他相關疾病: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者在運動中可能會發生心率和血壓異常;外周神經受損者可能會使平衡能力和本體感覺下降;視網膜病在糖尿病患者中較常見,血壓升高或頭部的猛烈衝撞會使其惡化;腎病也是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見病,可以引起血壓的變化,進而影響到視網膜。

制定運動處方時注意事項:

  1. 應進行次級強度的運動試驗,根據試驗中的血壓反應、心率和主觀疲勞感覺(RPE)確定運動強度選擇無負重的運動形式(如游泳、自行車),避免做舉重和憋氣。
  2. Ⅰ型糖尿病患者應該補充較多的水分,參加運動時隨身攜帶一些食物以及疾病身份卡,以參加群體運動較為合適,即運動時應有人陪伴,以免發生意外時失去救治機會。
  3. 運動前,如果血糖濃度低於80100毫克/分升,則要增加糖的攝入量;如果血糖濃度超過250毫克/分升,則要等其下降至250毫克/分升以下再開始運動。
  4. 不要在胰島素作用的高峰期運動,胰島素的作用取決於它的類型;胰島素要注射在不運動的肌肉中;且量要相對減少。
  5. 運動中要不斷監測血糖濃度(初始參加運動者應該每15分鐘檢測一次;有經驗的人檢測次數可以相對減少);運動後即刻和運動後四五個小時分別檢測血糖濃度。
  6. 在運動後恢復期要適當攝入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已避免血糖過低。

(五)Ⅱ型糖尿病運動干預

  Ⅱ糖尿病通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這類患者通常都伴有一些冠心病的危險因索,如高血壓、高血脂和肥胖。流行病學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與缺乏運動、體適能差和肥胖有關。因此,在進行運動計畫前首先要進行體適能測試。與Ⅰ型糖尿病人不同的是,Ⅱ型糖尿病人無須在運動一開始就控制血糖濃度,運動的主要目標是減輕體重同時控制血糖;運動與飲食相結合可以減少或消除Ⅱ型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的需求。

  在運動的同時還要很好地控制飲食。糖尿病人的飲食結構應以低脂肪(30%)和高碳水化合物為主,在獲得足夠營養(包括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同時控制體重增長和血脂升高。

(六)糖尿病運動干預方案

  糖尿病人應進行恒常運動,較理想的做法是每天在同一特定時段內,累積進行較長時間的運動,但他們不應獨自進行運動。由於不同類型的糖尿病存在的運動風險各有不同,所以針對各型糖尿病的運動干預方案也有所不同。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干預方案

 
 
 

Ⅰ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

 

基本作用

作為以下治療之輔助療法
·藥物治療
·飲食治療
·長期代謝控制
·預防微血管併發症

·改善對血糖的控制
·保持體重
·減低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運動形式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

肌力運動

 

運動強度

/中等

中等

中等

 

運動時間

每天20~60分鐘

每週150分鐘(中等)要取得更大效果,則需延長

三組(每組8~10次)由全身主要肌群參與的運動,負重量以不能舉起超過8~10次者為合適。

 

運動頻率

每週4~6

每週3

每週3

 

注意事項

  • 而尿中有酮體,則應延遲運動>240mg/dL>300mg/dL,若血糖
  • 若服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劑,則應於運動期間及運動後兩度血糖水準
  • 測試及訓練前,或須調節碳水化合物及/或胰島素的攝取量;若血糖量<80~100mg/dL,則應進食碳水化合物,運動前之最佳血糖水準應為120~180mg/dL
  • 傍晚較後十分進行運動,會增加夜間血糖量低的風險
  • 進行運動時必須小心,以減少受傷的機會
  • 穿著合適鞋履,注意足部衛生
  • β受體阻滯劑能降低心臟負荷,預防心絞痛
  • 補充足夠水分極為重要
  • 自助神經病變可以無無症狀(隱性)的局部缺血、直立性低血壓及/或遲緩的心率反應有關;而患有自主神經病變的病人過熱環境中進行運動可加劇出現中暑的風險
  • 向患有特定併發症的病人處方運動時(如視網膜病變及周邊神經病變),應多加注意
 
 
 
 
 
 
 
 
 
 
 
 
 
 
 
 

 

糖尿病者律動健身方案

1. 坐姿律動(每次15分鐘,每日2~4次)

1404180295

2. 盤腿靜坐律動(每次15分鐘,每日2次)

1404180178

3. 站姿律動(每次15分鐘,每日2~4次)

1404180191

4. 前傾位律動(每次15分鐘,每日2~4次)

14041802511404180277

5. 律動健身操(根據自身情況搭配姿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