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節氣,也是傳統節日。自古就收到人們的重視!冬至中“至”是極致的意思,包含三層意思:陰寒到達極致,天最冷;陽氣始至,大自然從這一天開始新的變化。

在漢代,為了順應氣候—陽氣剛萌動,需要細心呵護,所以這天朝廷上下放假休息,也就是說在古代冬至是一個法定的節假日。這天,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之間以美食相贈,度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所以冬至作為一年陰陽交接的節點,冬至陰氣極盛,也是養生的最佳時期!有句話說“冬至養好,一年好!”所以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因為“冬至一陽生”,那究竟該怎樣養身呢?

冬至過後,我國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氣象資料顯示,每年的冬至前後都有強大的冷空氣南下,造成驟然降溫,所以除了要時刻關注天氣的變化,還要注意添衣保暖,而且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通。

保三暖 - 頭要暖、背要暖、腳要暖

1.頭暖是指人的頭部,頭部若暴露在寒冷氣候環境中,會使血管緊縮,全身肌肉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腸胃不適等症狀,對於體質差的老人和小孩來說,外出時最好配帶一頂合適的帽子,以防寒冷侵襲。

2.背暖是指後背,背與內臟相連,若收到寒氣襲擊,後果也較為嚴重,較容易引起腰酸背疼、頸椎、腰椎等不適。建議可以外出可以穿件厚的羽絨服或背心,對暖背有益處。

3.腳暖,是因為一旦腳部受寒後,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後果是病毒、細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所以在睡前用55-70攝氏度的熱水泡腳,既解乏,又有助於睡眠。人體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熱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絡,加速血液迴圈,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凍瘡、足部靜脈曲張的患者。

“藥補不如食補”這句話說的就是養生中的飲食功效。冬至時冬至是養生滋補的最佳時節,選擇美味的、補益的食物進行滋補,能夠事半功倍。

養生建議:

首選溫補類食物,如羊肉、雞肉、牛肉、鯽魚等。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核桃、芝麻、橘子、燕麥、薯類及各種豆類產品。這些食物能給我們人體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並對腎起到合理調養作用。

PS: 要注意的是,冬至人體的腎功能是偏旺的,為了防止腎水過旺,建議大家多吃些苦味的食物,少吃鹹味食品。因為多吃鹹味食品,腎氣就會更旺,從而會給人體心臟帶來傷害,使心臟力量減弱,不利於人體保健。

冬至氣候寒冷,氣溫低下,不少人為了防寒保暖,在家的時候習慣緊閉窗戶,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行為。若長時間待在不通風的室內,室內的二氧化碳就會急劇增加。在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不良氣體等,將會導致室內空氣品質大大下降,從而會使人在這樣環境中出現頭暈、食欲不振等現象,這也是俗稱的“空調病”。所以應該儘量開窗換氣,保證室內擁有一定量的新鮮氧氣。

冬至入寒冬,在隆冬時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病人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病情發作。所以要多動,適量運動!但是由於氣溫和霧霾的影響,外出鍛煉不僅不舒適,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冬季不可不鍛煉,也不可過度鍛煉,最好的辦法就是律動

因為全身垂直律動是模擬跳繩和氣功發功後的運動方式,垂直律動十五分鐘,能活化肌肉群,促進全身血液迴圈,打通經絡,其能達到四肢顫抖、內部臟腑也顫抖的目的。

冬至大如年 ─ 陰寒極致‧律動健康

另外全身律動能夠利用震波傳達傳達至全身,進入體內能量平時不常去的地方,或平常進不去的地方,從而使全身各處的氣血更加通達,鍛煉效果全面,使身體更加健壯。

重要的是不用出門,不用勞累,不用大汗淋漓,輕鬆的就達到全身鍛煉的目的,律動 ─ 是冬季養生鍛煉好伴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dyGre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